水产养殖学(理科)
本专业是我校优势骨干专业、2009年被评为四川省特色专业,拥有四川省高校水产类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所属学科为四川省重点(培育)学科。本专业培养具备鱼类及其它特种水生动物养殖与管理、营养与饲料、疫病防治等方面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的高级专门人才。
◆学制:四年,授农学学士学位。
◆主要课程:鱼类学、水生生物学、水环境化学、鱼类生态学、鱼类增养殖学、集约化养殖技术、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饲料加工与贮藏、饲料品质监测、水生动物疾病学、水产品加工与冷藏、观赏鱼类养殖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教学实习、社会实践、毕业论文(设计)、毕业实习。
◆就业去向:毕业后可继续攻读硕士、博士(特别优秀的学生可直接保送硕士研究生),也可面向水产养殖、水产饲料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行政管理部门等单位,从事与水生动物营养及饲料、渔药和水产养殖有关的技术与设计、生产与营销、推广与开发、经营与管理、教学与科研等方面的工作。
培养目标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水产动、植物增养殖科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水产养殖生产、教育、科研和管理等部门从事科学研究、教学、水产养殖开发、管理等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
大专院校、各级水产研究、生产开发和管理以及水产环保、外贸海关等部门。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备扎实的数学、物理、化学等基本理论知识;
2.掌握现代生物科学和环境科学的基本理论;
3.掌握水产经济动植物的增养殖技术、营养与饲料和病害防治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4.掌握主要养殖鱼类、甲壳类、藻类(可选择其中的2-3类)的人工育苗、育种和成体的集约化养殖等生产环节的技术关键;
5.具备内陆水域、浅海、滩涂的渔业资源和环境调查与规划的基本方法,了解现代化养殖工程、海洋渔业和水产品加工利用的基本知识;
6.具备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基本知识,了解水产增养殖学、生命科学的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
主干课程
主干学科;生物学、环境科学、水产学
主要课程:鱼类增养殖学、甲壳动物增养殖学、水产动物育种学、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水产动物疾病防治、海藻与海藻栽培学、水环境化学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教学实习、生产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科研训练、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等,一般安排25-30周。
就业方向
大专院校、各级水产研究、生产开发和管理以及水产环保、外贸海关等部门。
水产养殖学专业就业前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国家对农业的不断重视,水产养殖业地位越来越高,行业发展空间也越来越大,人才需求也越来越大,从每年的人才需求看,毕业生数量总是满足不了行业人才需求的数量,因而就业前景非常广阔。
水产养殖前景
全世界淡水、海水养殖都还有巨大的发展潜力,这是因为:①全世界适于发展水产养殖的非洲、拉美等热带和亚热带等地区尚有大片条件优越的水域尚未开发利用,而这些水域的生产力可高于其他地区。②养殖种类的迅速传播和交流,可促使养殖品种单一的地区提高产量。如适应性广的非鲫和对虾等已成为世界性的优良养殖品种,对提高产量作用很大。③先进的养殖技术和有关基础理论如遗传育种和遗传工程等的研究和应用,将极大地提高产量和增加养殖种类。④人工繁殖和阶段发育理论的应用可为养殖业稳定供应大量苗种。⑤对水生经济动植物生理、生态学的深入研究可为养殖对象提供具全价营养的配合饵料和最适生长环境;连同高密度流水养鱼、混养、综合养鱼等综合性先进技术的运用,将为养殖业的大幅度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可能性。
水产养殖与渔业生态、水产增养殖、鱼类生理生态、鱼类病理与免疫、渔业环境保护、鱼类遗传育种、鱼类营养与饲料。